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勤园地 > 投资者课堂

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

发布时间:2022-09-23 12:00:19    浏览次数:914


1663905219363876.png



 

警惕金融诈骗,远离金融陷阱


近年来,金融诈骗案件连年攀升,累计受害者数以万计,涉案资金动辄百亿元。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尤其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等媒介所实施的新的诈骗手段,都对老百姓的“钱袋子”产生着威胁。那么,生活中常见的金融骗术有哪些,我们又如何去识别和规避呢?接下来揭秘金融诈骗的几个常见的骗术,让大家有所警示。

 

骗术一:虚假理财形式的金融诈骗

 

虚假理财形式的金融诈骗成为近几年非法集资的主要类型。在虚假理财骗局中,不法分子利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利用大家对理财产品资金安全的误解,虚构各种项目并包装成理财产品,承诺以高额收益进行大肆敛财。

 

不法分子通常都是以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骗取资金。其中,有的是虚构一些发展前景好、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实体投资项目,如养老社区、生物科技、光伏电站等新兴产业,将项目包装为债权转让类理财产品。

 

那么,如何识别虚假理财型金融骗局呢?要识别理财产品的真假,大家不能从项目入手,应当从发行主体入手。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向社会公众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合法机构只有“持牌”的金融机构。这意味着向个人发售理财或资产管理类产品的机构需获得央行、银保监会或证监会的批准。假如有人向你推荐购买理财产品,识别真假只需问一句“有牌吗?”

 

骗术二:假借P2P形式的金融诈骗

 

P2P是指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

 

P2P虽然不属于诈骗,但是假借P2P名义进行诈骗的实例却屡见不鲜。这类把金融诈骗行为包装成看似合规的个人对个人的点对点借贷,用专业概念提高了金融诈骗的迷惑性。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一起假借P2P签四方借款协议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法分子们先设立多家关联公司,假借P2P的名义,用自己控制的不同关联公司分别充当借款人、平台服务商和担保人三个角色,与出借人签订借款协议,做出一个四方借款协议,彻底把借款人搞晕了。在这场骗局背后,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所谓四方借款协议中的三方都是不法分子本人,募集的钱款也全部进入了不法分子控制的账户资金池,作为出借人的老百姓大多血本无归。

 

面对此类诈骗,识别的要诀就是查验借款人信息。早在2017年,银监会就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明确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必须在出借人出借资金前披露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因此,如果不具备法规规定的基本信息要素,多半就是诈骗平台。

 

骗术三:违规私募型金融诈骗

 

近些年,私募基金火热,从最初的风投,到现在私募股权、私募证券、有限合伙,各种形式百花齐放。与此同时,相关的违规违法诈骗也逐渐浮现。最近一些即将到期的私募基金爆雷的信息也屡见不鲜,给投资人造成损失。

 

比较常见的是公司披着合法外衣,进行关联交易欺骗投资人。例如:不法分子成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然后以该公司名义发行私募基金产品,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公告后,通过电话、微信、宣讲会等方式向投资人推荐,募集的资金看似按约定经银行托管帐户进入标的公司帐户,然而,这些标的公司和其交易对手方实际上却是不法分子控制的关联公司,所以资金最终还是流入不法分子的口袋。

 

面对项目运作、资金流很难及时监管的问题,要想不落圈套,可以自我检测,坚持三问:一问个人投资门槛有没有,资产审查怎么做,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是100万元且要符合一定的资产要求;二问宣传方式是否公开,私募基金只能通过非公开方式进行募集;三问人数超不超,私募基金产品的募集对象不能超过200人。如果发现私募基金不设立投资门槛、以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进行募集以及投资者超过200人,那么要当心是此类骗局。

 

骗术四:伪区块链型金融诈骗

 

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运用场景,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就与区块链技术密切相关。区块链技术在给日常生活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一系列利用伪区块链概念设置的金融诈骗模式也应运而生。

 

此类骗局大多是通过以下模式进行的:首先,租用境外服务器,开设虚拟币交易平台,吸引“炒币”玩家登录交易境外通用虚拟货币;然后,以平台的名义发行代币(平台虚拟货币),虚构运用场景,诱骗“炒币”玩家用境外通用虚拟货币大量换回这种无价值的代币;最后,推出名目繁多的“存币返利”计划,让持币人将代币存入平台,平台定期向持币人支付一定数量的代币作为利息,最后不发分子把大量境外通用虚拟货币套现走人。

 

对这类金融骗术的防范,大家只要做到“不懂的领域慎重投资”就能避免上当受骗。否则,在对相关概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区块链”等概念和高额返利所吸引而盲目投资,很容易上当受骗。

 





您访问的网址为测试网址,测试有效期为5天,为了保证网站正常访问,请您及时联系上线

( 测试到期时间为:

进入测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