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原油市场见证"史诗级崩盘"。美国WTI原油价格5月合约史上首次跌入负值,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过300%。这是纽约商品交易所1983年开设轻质原油期货交易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而中行原油宝尚未及时完成移仓,导致持有原油的散户巨亏。
4月21日,中行原油宝以"联CME确认结算价格的有效性和相关结算安排"为理由,暂停交易一天。
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经确认,-37.63美元/桶的价格为有效价格,中行原油宝产品的美国原油将参考CME官方结算价格进行结算或移仓。同时,自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新开仓交易。
此公告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穿仓”事件正在发生,这批原油宝客户将承担此次原油宝交易的全部损失,散户们不但把本金亏光了,还将倒贴银行一倍多的资金。不少投资者质疑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在设计规则上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和缺陷,才会导致投资人产生巨亏。中国银行的市值也在短短几天内蒸发掉了150亿元。
原油宝是什么?
根据中国银行在官网上对原油宝的介绍显示,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并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币(CNY)计价。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个人客户在中国银行开立相应综合保证金账户,签订协议,并存入足额保证金后,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的原油交易工具。
事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离奇的亏损,要从纸原油的展期机制说起。纸原油产品对应的是国际原油的期货合约。作为期货,每到一定时间都会要求结算交割或者移仓。作为纯投资类型的纸原油产品,银行既没有资质也没有能力开着货轮去实物交割,所以时间一到,就必须选择移仓这一条路。
每当移仓启动时,纸原油平台会将手里的单子售出,在国际市场上寻找买家接盘。如果是热门畅销商品,这个过程可能会顺利结束。如果是冷门滞销商品,无人问津,那么平台就会逐步降价,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不断与愿意接受的对手盘成交。由于时差关系,再加上移仓的数量相当庞大,这个过程一般交给软件来进行自动化的管理。
对于商品价格的普遍理解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任何商品,都是有价值的。而最低的价值,就是不要钱:“白送”。所以商品的价格有一个底线,就是“零”。 单价越低,亏损的风险越小,收益的概率越大。所以当原油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会吸引大量的买家疯狂买进多盘。
但是现在对商品的价格需要重新理解了,商品的最低价值不是白送,而是花钱求你买下它。由于产油国恶性竞争加上新冠疫情,原油产量供远远过于求,而石油不是牛奶,没办法往下水道一倒了之。当大量生产的原油无处可去之时,全球最大的期货期权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启动了负价格机制。也就是每卖出一桶原油,除了白送,还要支付给买家一笔费用,让对方把货提走。
在负价格机制出台后,国际上的空头绝对是充满好奇并跃跃欲试的。当这些人都看到了还有一些大型持仓机构迟迟没有进行移仓,怎会“袖手旁观”。哪怕是利用一丁点的空单,利用乘数效应都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更何况国际原油市场还有杠杆。一边是看着价格越来越低,兴奋不已不停补仓的中国用户。一边是窥探到负价格机制的爆炸性利润,守株待兔期待收割的国际空头。这样,中行“原油宝”事件的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负油价”的黑天鹅的确是历史罕见,但此次中行“原油宝”事件也暴露出投资者教育的缺失:
1.习惯性抄底
3月中旬,我国大量散户投资者借道中行、工行、民生等银行渠道,抄底原油期货。由于买盘太多,工行一度暂停了原油买入操作。这些突击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其最主要的决策依据是原油价格来到十多年来的低点,“跌无可跌”,至于原油库存的瓶颈、原油继续减产的可能性、经济恢复的速度等等因素则不在考虑之列。
2.信息弱势:
实际上3月的时候,原油极端行情下,芝商所就发现WTI原油2005合约多头席位有移仓困难的情况,因此开始探讨‘负油价’。 4月3日,芝商所通知,修改了IT系统的代码,允许“负油价”申报和成交,从4月5日开始生效。4月8日,芝商所跟清算公司、客户进一步沟通,表达了出现负油价的可能性。4月15日,芝商所进一步宣布已经完成了负价格的测试准备工作。
全球最大的石油ETF基金美国的USO基金选择在4月14日之前移仓。国内其他开展纸原油业务的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基本于4月14日——4月15日之间完成了换月工作,当时平仓价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间。距离WTI原油的4月21日交割日,提前一个星期。
以上的信息均预示了,最近原油期货市场规则已有重大变化,风险加剧,大型机构和做市商都提前分分移仓。但大部分投资者尽然对这些重要的投资信息毫不知情。
3.投资知识匮乏:
从中行原油宝产品说明来看,原油宝事实上只是对标国际期货价格的一个投资交易产品,并不是实盘交易。这相当于中行自己开了一个虚拟盘,投资者在其虚拟盘交易,而中国银行自己在CME交易所做实盘交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两者关系只是“挂钩”!对于不少银行推出类似原油宝的纸原油、账户原油以及它们的兄弟产品纸黄金等等交易的性质,本质上都是基于期货合约这个衍生品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衍生品中的衍生品,并且是挂钩境外的期货标的。
有部分投资者简单将期货当成股票,有些跟风者连基本的移仓规则都不清楚,部分中行原油宝的投资者,不知道更改合约到期方式,也不知道可以在到期日前手动平仓,持有仓位却甘做鸵鸟,忘记了风险,更忘记了及时主动止损自救。
期货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投资原油期货的基本前提是要对期货市场、交易规则、风险敞口等有所了解,不仅要熟悉交易规则,还要对原油期货的经济属性、投机属性等方面有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中国银行原油宝暂停交易,正联系CME就结算价格有效性进行谈判》
每日财报《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波,巨额亏损下应由谁来背锅?》
经济观察报《复盘中行原油宝爆仓倒亏事件,产品设计或存重大缺陷》